《明史》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,共三百三十二卷,包括本紀二十四卷,志七十五卷,列傳二百二十卷,表十三卷。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,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二百多年的歷史。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于《宋史》,其修纂時間之久、用力之勤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?!睹魇贰冯m有一些曲筆隱諱之處,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廣泛的好評。此文輯收錄不全,還待完善。
《地藏經》,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實叉難陀翻譯的。又稱《地藏菩薩本愿經》、《地藏本愿經》、《地藏本行經》、《地藏本誓力經》。收於《大正藏》第十三冊。 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(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),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。
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,簡稱《四十二章經》,佛教著作,據說是東漢迦葉摩騰、竺法蘭漢譯,一般認為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。內容是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,共選了四十二段話所編集而成。收在《大正藏》第十七冊。《四十二章經》論其勝義,蓋有四端:一、辭最簡馴,二、義最精富,三、臚者古真,四、傳最平易。用以上四重以觀察于佛,則佛之全體大用明。
《智囊全集》初編于明代天啟六年(1626年),全書共收上起先秦、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余則,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(chuàng)造史和實踐史。書中所表現的人物,都在運用智慧和謀略創(chuàng)造歷史。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、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,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。
《百戰(zhàn)奇略》(原名《百戰(zhàn)奇法》)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(zhàn)原則和作戰(zhàn)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而問世,這無論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,都是不多見的。因此,從其產生以來,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,給予很高評價,并一再刊行,廣為流傳。
《尚書》又稱《書》、《書經》,是一部多體裁文獻匯編,長期被認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,但是清華簡證明傳世的《尚書》部分(偽《古文尚書》部分)為偽書。該書分為《虞書》、《夏書》、《商書》、《周書》。戰(zhàn)國時期總稱《書》,漢代改稱《尚書》,即“上古之書”。因是儒家五經之一,又稱《書經》。內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員或賞賜諸侯時發(fā)布的政令。
《荀子》是戰(zhàn)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的著作。該書旨在總結當時學術界的百家爭鳴和自己的學術思想,反映唯物主義自然觀、認識論思想以及荀況的倫理、政治和經濟思想。
關注微信公眾號
道客巴巴網站 版權所有 | ?2008-2025 | 網站備案:京ICP備18056798號-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36365號